为提高新生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,科学认识并缓解心理内耗,10月30日晚,人工智能学院联合校学工部心理中心成功举办向阳“愈”见第11期暨启心花开专题讲座,主题为:告别内耗,借积极人际联结缓解情绪困境,由张明波老师担任主讲教师。

活动现场
讲座在轻松互动中拉开帷幕。张明波老师以“心情手势”小调查开场,邀请同学们根据近期情绪状态举手或伸手示意。同学纷纷响应,现场气氛迅速活跃。这一简单而有效的互动,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,也让同学们对讲座主题产生了强烈共鸣。
随后,张明波老师通过一段喜剧短片,生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心理困境。他指出:“当我们既想表达诉求,又担心影响人际关系——比如深夜因室友游戏声难以入眠却不敢开口——这种‘既想又怕’的矛盾心理,正是内耗的典型表现。”
在讲座核心部分,张明波老师从心理学与神经科学角度深入剖析了内耗机制。他表示,内耗本质上是“动机—行为”协调系统失衡的状态。并用形象的比喻解释道:“这些动机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心理生态系统,而自主性则扮演着‘园丁’角色,负责维持系统的动态平衡。”
针对如何应对心理内耗,张明波老师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:一方面是要回顾并总结自身成功应对情绪困境的经验。另一方面是主动建立理解性联结、支持性联结与共鸣性联结三大积极的人际关系。他特别强调:“这些联结不仅是普通社交,更是能提供情感滋养的心灵港湾,能帮助我们感受到被理解、被支持,并在共鸣中找到力量。”
讲座最后,张明波老师重点阐述了专业心理咨询的重要性。他指出:“心理咨询是一种特殊而可靠的人际联结,为大家提供了安全的倾诉空间和专业引导”。并鼓励同学们正确认识心理咨询,在需要时主动寻求帮助。
据悉,“向阳‘愈’见”是人工智能学院“向阳计划”系列活动之一,通过举办心理专题讲座、团体辅导、心理沙龙等多元化活动,为同学们搭建心理健康支持平台,丰富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知识,提高同学们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。未来,学院将加强“向阳计划”内涵建设,为同学们的成长成才助力,让每一朵“向阳花”在大学的沃土中绚烂绽放。
文:沈志康、章灵红/图:万可轩/审核:曹仁海、董立达/责任编辑:李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