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院新闻 > 正文

人工智能学院“青春心向党,反邪勇担当”实践队走进黄岩:非遗纸扇“画”反邪,青春向党使命担

作者: 新闻来源:人工智能学院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25-07-06

七月的阳光穿透黄岩古巷的藤蔓,南门的小巷内弥漫着竹木的清冽气息。台州学院人工智能学院“青春心向党,反邪勇担当”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学生,正屏息凝神于老师傅的指尖——当寒光微闪的刻刀落下,坚韧竹材应声绽开,劈削成条,扇骨制作的漫长锤炼就此启程。这毫厘必争的工序,不仅是纸扇真正的魂魄所系,更让实践队员们在精益求精的非遗技艺传承中,领悟到坚守正道、明辨是非,对抵制邪教侵蚀的重要意义。

实践队员手持自制反邪纸扇合影留念

施新华如今七十多岁高龄,是唯一一位还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南门纸扇制作的老师傅。施老师傅先将小南门纸扇的历史向实践队员们娓娓道来,随后,便开始了制作演示。扇骨成型之路远比想象艰难。竹条需经多次打磨,却又要保有筋骨不折的韧性。穿线时,老师傅的钻头精准如绣花针,而实践队员们手中的棉线却总在竹片上打滑偏移。最考验定力的是缠线——棉线在细密的骨孔间穿行,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。竹屑刺入指尖的微痛里,汗滴在紧绷的丝线上,队员们相视苦笑。那些缠错的丝线,无声诉说着传统技艺对浮躁心性的拒绝。而施老师傅精妙的刀功,白布包裹的指尖,无一不是于深巷中削竹打磨的岁月的沉淀,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赤忱和坚守。

施老师傅介绍小南门纸扇历史

施老师傅进行纸扇制作演示

当历经波折的扇骨终于挺立,覆上反对邪教的卡通图案的刹那,小巷内响起低低的惊叹。浆糊在扇骨与纸面间流淌,如同古老智慧浸润年轻心灵。最终粘合的图案在扇面舒展,清风自掌心漾开时,实践队员们蓦然领悟:竹条百折不挠的秉性,恰似抵御邪教虚假力量的精神脊梁。这穿越时光的坚韧,比任何宣言都更铿锵有力。

施老师傅指导实践队员制作纸扇

实践队员将反邪主题画印在纸扇上

反邪主题小南门纸扇展示

手持自己完成的纸扇步出作坊,夏风穿过竹骨宣纸,送来一阵沁凉。这是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反邪教的交流碰撞。这把轻摇的扇子,不仅承袭了百年的竹韵纸魂,亦将一缕反对邪教、相信科学的清风悄然植入实践队员们的心底。每一次扇动,都似在无声提醒:以文化之韧,拒虚妄之风,让清朗正气在时代流转中恒久绽放。

文:丁嘉仪、代雅倩/图:黄夏梓、雷丽萍/审核:曹仁海、董立达/责任编辑:李鑫